12月3日,工信部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工业绿色发展规划》,《规划》提出到2025年,工业产业结构、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,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,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,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,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。碳排放强度及污染排放物强度要持续显著下减、能源效率稳步提升、资源利用水平要显著提高、绿色制造体系日趋完善,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 11 万亿元。
主要任务有:在工业领域实施碳达峰行动、产业结构进行高端化转型、能源消费进行低碳化转型、资源利用可循环、生成过程清洁化、产品供给绿色化转型、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、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和完善绿色制造技术体系。
氢能产业相关的内容任务有:
工业领域碳达峰:加快氢能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氢能多元利用。发挥中央企业、大型企业集团示范引领作用,在主要碳排放行业以及绿色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应用、新型储能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,实施一批降碳效果突出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。发展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
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:壮大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。着力打造能源资源消耗低、环境污染少、附加值高、市场需求旺盛的产业发展新引擎,加快发展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能源汽车、绿色智能船舶、绿色 环保、高端装备、能源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带动整个经济 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。推动绿色制造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、集群化、生态化发展,做大做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,培育一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。
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:提升清洁能源消费比重。鼓励氢能、生物燃料、垃圾衍生 燃料等替代能源在钢铁、水泥、化工等行业的应用。
产品供给绿色化转型:增加绿色低碳产品、绿色环保装备供给,引导绿色消费,创造新需求,培育新模式,构建绿色增长新引擎,为经济社会各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坚实保障。打造绿色消费场景,扩大新能源汽车等产品消费。发展大尺寸高效光伏组件、大功率海上风电装备、氢燃料燃气轮机、超高压氢气压缩机、高效氢燃料电池、一体化商用小型反应堆等新能源装备。
绿色低碳技术体系:加强产业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。开展绿氢开发利用等新型污染物治理技术装备基础研究。推进低碳冶金、洁净钢冶炼、绿氢炼化、新型低碳胶凝材料、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、高效低碳铝电解、高参数煤气发电、二氧化碳驱油、超低氮多孔介质无焰 燃烧等技术的推广应用
《规划》在财税金融和国际合作上均提出相关保障措施。在财税金融方面,鼓励地方财政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、技术研发等的支持力度,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,降低融资费用,研究建立绿色科创属性判定机制。推动建立绿色制造国际伙伴关系,依托重点科研院所、高校、企业,探索建立国际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和培训基地。
文件原文:https://www.miit.gov.cn/jgsj/jns/gzdt/art/2021/art_51c7ebd3dfb94c41a16f451fc418977a.html